一般情况按平均气温来算,桂林要比贵港冷,因为桂林相对于贵港来说在贵港的北面,更偏北一些,接近湖南,桂林是广西最北端的一个城市。贵港在桂林的南面,平均气温要比桂林高,特别是冬天,桂林还是比较湿冷的,而在贵港就感觉到要温暖的多啦!
夏季炎热程度排名(由热到凉):柳州,桂林,北海,钦州,南宁,来宾,百色,贺州,玉林,贵港,防城港,崇左,梧州,河池
冬季寒冷程度排名(由冷到暖):桂林,贺州,柳州,河池,来宾,贵港,梧州,南宁,玉林,百色,崇左,钦州,防城港,北海
贵港到桂林的动车途径来宾北,柳州,鹿寨北,然后到达桂林。
贵港到桂林有五趟动车,分别是D3762,D9684,D3564,D9682,D9674,
耗时最短的是D9684,需要两个小时十九分。
D3564从梧州南发车,到达贵阳北。
D9682从玉林发车,终点是桂林。
D9674从梧州南发车到桂林。
D3762从广州南站发车到桂林北。
D9684起点玉林,终点到桂林北。
秦朝桂林郡辖布山县(今广西贵港市)、四会县(今广东肇庆市四会市)、朱庐县(今广西玉林市博白县)、劳邑县(今广西玉林市)、中留县(今广西来宾市武宣县)。
桂林郡地域很大,基本相当于今天整个广西省,桂林郡的郡治在布山县(今贵港),今桂平就是当时郡治布山县辖境。
所以准确来说,桂林郡在今广西省大部分地区,今桂平只是属于桂林郡的很小一部分。

这个还真不好考证,因为关于秦代桂林郡具体的郡设情况,史料几乎没有。
据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:
“三十三年,发诸尝逋亡人﹑赘婿﹑贾人略取陆梁地,为桂林﹑象郡﹑南海,以适遣戍。”
《南越列传》亦载:“秦时已并天下,略定杨越,置桂林、南海、象郡。”
在秦始皇二十六年统一天下时,还未能取得今天广西广东一带被称为南越地区的土地。当时秦的边境,乃是洞庭郡,即今天的湖南、江西一带。与南越地区相隔着五岭。到了秦始皇三十三年的时候,秦平定越地,就在这里置南海、桂林和象郡三个郡,并将一些人迁徙到这些地方,相当于开发边疆。
这三个郡的辖境,据辛德勇先生的考证,自东向西应该依次是南海郡、桂林郡和象郡。南海郡应该包括今天广东的肇庆市和江门市以东至于海;桂林郡则在南海郡以西,西南至于今天广西省南宁市和百色市一带。再以西则是象郡。

桂林郡的范围,大致就包括了今天广西省的大部分地区。其中自然包括今天的桂平,但显然桂林郡的辖境,要比今天桂平的辖境大得多。据谭其骧先生的《中国历史地图集》中关于秦代的部分,桂林郡北到达了今天的桂林市一带,西和西南至于玉林、南宁、百色一带,今天广西的桂平市这一带,在秦时是隶属于桂林郡的。
桂林郡下属的县,如今可考的也非常少,主要是布山、四会、朱庐、劳邑等。
评论列表 (0条)